四川法治网讯 (□刘文韬 李鑫)2022年4月初,网络上一位老民警参与抗疫工作的短视频得到了数千网友的点赞。这位老民警名叫姚建国,是遂宁市公安局船山区分局镇江寺派出所的一名59岁临近退休的社区民警。当时,他刚做完肺部肿瘤手术,就直接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
后来,姚建国三十年从警生涯的点滴被新闻媒体陆续报道出来,7月底,姚建国被评为了“遂宁市敬业奉献好人”,同时也成为了“感动遂宁十大人物”候选人之一。

9月20日,疫情再袭遂宁。姚建国本打算从9月19日起开始公休静养身体。但令人没有想到的是,刚休了一天,疫情就突然来袭。没等所里通知,他便主动放弃休假,奔赴抗疫战场。“这次的疫情形势比上次更加严峻,百福社区一直以来是我的责任社区,我的警务室就在百福社区,我怎么可能休假!”当被镇江寺派出所所长陈林波劝其居家修养身体时,姚建国这样说。
“9•20”疫情期间,遂宁市公安局船山区分局要求全体民辅警不回家,全员在单位食宿,24小时轮班上岗,姚建国这次又和战友们同吃同住同出征了。9月20日当晚,百福社区每户每位居民在家等待医务人员上门做核酸,姚建国和社区干部一起配合医护人员逐一上门采样,从晚上11点至次日早上7点,通宵达旦。

次日休息了不到4小时,姚建国就开始了新一天的疫情防控社区警务工作。一些因为疫情出现的社区居民治安纠纷需要他前往调解,一些不理解还拒绝执行防疫管控措施的居民需要他参与劝导,小区内有特殊情况的群众需要他协调帮助,他还要参与核酸检测采样点的执勤以及社区生活物资的搬运分发等服务工作。
百福社区老纺织厂宿舍有一名75岁的独居老人,一听到社区发生疫情,自己就吓得躲在家中不开门不出声,防疫工作人员敲门没听到回应都以为家中没人居住。老人自己也不会用手机打电话求助,更不会用手机买菜购物。细心的社区干部意识到了社区内可能存在这种情况,便和姚建国一起挨个地去敲开平时性格特别内向的独居老人的家门,随后就找到了这位老人。姚建国说:“发现时,她家里已经断粮了,正好我包里有我的早餐,面包和牛奶,赶紧递给老人填饱肚子。”原来,这位老人家的子女都在外地,她患有白内障不是很方便,随后,派出所分了一些米、面、菜和鸡蛋牛奶给她,够她吃好几天了,社区干部和志愿者后面也会主动联系她,让老人家疫情期间居家无忧。”

永兴场镇居住着一名患有癌症的70多岁老人,疫情居家期间,家里的药已经吃完了,其余的药在市城区顺城街其子女家中。因为各自居家隔离,老人无法来城区,城区的女子也没有办法送药过去。姚建国核实了情况后,和社区干部、志愿者联动,从老人子女手中拿到了足够半月的用药,随即和所长陈林波驾车赶到永兴镇,将药物顺利送到了老人手中。此时,姚建国才意识到自己每天要服用的抗癌药物已忘了几天了。
在封控和管控小区,姚建国还不时护送出行不便的居民出门做核酸,为居家隔离居民运送生活物资。在多轮次全员核酸检测中,他坚持提前到岗,全程耐心宣传疏导,确保核酸检测采样点秩序井然。百福社区的党员志愿者唐中华说:“我是个转业军人,姚警官确实是我们党员和转业军人学习的好榜样,不佩服他都不行!”

9月29日,已是姚建国此次投身防疫一线的第十天,每天平均工作16小时。“连续这么多天下来,确实体力有些跟不上,没有年轻的时候恢复得快,但我还能坚持。”姚建国说,“后天就是国庆节了,我出生那年的国庆,父母给我取了‘建国’这个名字,希望祖国繁荣昌盛,希望我能为祖国的建设做出更多贡献;也希望我们团结一心,众志成城,能尽快战胜疫情,早日恢复往日的热闹繁华。”
虽然还有几个月就退休了,但姚建国并没有一丝懈怠,依然坚守在疫情防控第一线,奋战在守护群众最前沿。用他一句“我还能坚持”,诠释着一名老党员、老民警的使命与担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