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一是充分研究政策,做好前期准备。审计人员做到凡事必研,认真学习中、省、市、县各级城乡困难群众临时救助实施相关政策文件,结合审计内容做到心中有数,科学编制实施方案,弄清审计事项来龙去脉,确定科学审计目标,切入准确的审计重点。 二是强化数据分析,精准识别疑点。对财政、民政、信访等部门提供的城乡困难群众临时救助发放花名册、临时救助申请档案、信访人员相关数据进行比对筛查,多维度分析,形成审计疑点数据,准确锁定审计延伸对象。 三是紧盯资金流向,抓牢审计重点。审计人员全面摸排救助资金的收支结余及各项救助标准、人数、被救助人员的信息、救助政策落实等情况,重点核实是否存在利用职权贪污、侵占、挪用、虚报、冒领、截留等问题,有效杜绝救助资金“人情保”、“关系保”及“错保”、“漏保”。 四是抓实审计整改,提升监督质效。督促被审计单位落实整改主体责任,切实抓好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工作,研究制定整改方案,明确整改措施、目标、责任和时限,杜绝问题再次发生,充分发挥审计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中的重要作用。(林冬梅)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