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治网讯(□汪钰淇)抚今追昔,在历史的峰回路转中,总有一些东西一脉相承,历经岁月打磨,而今更加璀璨夺目。这就是党性光辉,是中国共产党员始终坚持人民至上,执着践行初心使命的力量。
射洪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援彝干部张齐,正是全国九千万党员的一员。凉山彝族自治州甘洛县胜利乡友谊村扶贫的两年多时间里,张齐始终不忘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用辛勤付出和默默坚守助力友谊村打赢脱贫攻坚战,带领全体村民过上了小康生活。他用自己的行动践行了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承诺。

主动请缨 深入凉山扎根基层
为响应全省优秀干部赴贫困县开展扶贫工作的号召,2019年3月,张齐主动请缨要求到最艰苦的地方——凉山彝族自治州甘洛县胜利乡友谊村参加脱贫攻坚援彝工作。
友谊村海拔2000米以上,气候寒冷、道路陡峭。张齐所负责的村里6户22人的脱贫工作,几乎占了全村脱贫任务的三分之一。进村当日,还来不及感受大凉山的自然风光,张齐就第一时间走村入户了解民情,为有效开展工作做准备。
在凉山州的第一个月,张齐白天入户宣传政策,晚上熟悉党政方针,特别对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主管的一些产业扶贫政策等深入钻研,结合友谊村实际情况制定计划措施。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张齐对友谊村季节性缺水、电力弱信号差、居民经济收入低等问题有了较成熟工作思路。

关注民生 产业发展初见成效
工作中,张齐始终坚持关注民生,从老百姓最关注的水电等入手,大力发展产业,增强了贫困群众脱贫后劲。
由于找不到合适的水源地,友谊村饮水提升工程迟迟未能立项。到任后,张齐和村干部一起,遍寻全村水源地,最后提出在泥觉村水流下游引水的设想,以阿各过山两处山泉水互为补充的措施,落实阿什过组上、下七组水源点,广泛征求意见后最终确定了引水路线。最终,2019年饮水提升工程顺利进场,项目总投资500万元,新建水源点、蓄水池、净水器各两处。张齐等人先后十余次协调项目涉农问题,保障了饮水工程顺利完工,为友谊村多年饮水难题画上圆满句号。
张齐积极协调电力部门,于2019年立项实施了友谊村电网改造项目,建成信号基站1个,实现了电力信号全覆盖、户户通网通宽带,彻底解决了友谊村线路老化、电力弱等问题。便利的信息通道,为政策宣传和产业结构调整开辟了新通道。
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张齐多次同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员、村干部和群众代表等座谈,研讨切实可行的帮扶方案。组织种植能手到汉源县考察花椒、蔬菜等成功产业,提出以粮食生产为基础产业,林果基地建设为辅助产业,蔬菜和药材示范种植为两翼产业,高山养殖为龙头产业的“五大产业”发展思路,努力把友谊村建成高山生态宜居村庄。经过近年来的不断努力,逐步形成了500余亩玉米、1000余亩马铃薯等传统粮食产业;积极争取县林业局产业发展补助资金,建成260余亩花椒、300余亩核桃等林果业基地;引导部分农户种植300余亩包菜、200余亩大白芸豆、100余亩当归、50余亩牛膝等蔬菜和药材;通过争取棚圈建设项目,鼓励发展高山养殖业,实现了500余头生猪和能繁母猪养殖、200余头黄牛养殖、500余只绵羊和山羊养殖,“五大产业”发展格局初见成效。

扶贫小插曲
2019年7月1日,在参加完胜利乡党委组织召开七月党建月会后,张齐与驻村工作队驱车从乡政府去友谊村,收集了解“两不愁、三保障”回头看大排查工作中的问题。
时值入村公路改扩建,加上地势原因山高路险,一路都是碎石和坑凼。汽车行驶到半路,制动系统突然失灵,多次制动、降档等操作无效,眼看就要撞上前面满载行驶的货车及左侧正在施工的挖掘机,为了避免正面撞击造成生命危险,只能立即挨靠后侧山体擦刮减速。在擦挂减速不到一米时,汽车突然发生侧翻,硬生生地翻转了180度,滚到了正在施工的路中央。
幸运的是车内人员及时从破损的驾驶室窗户爬了出来,虽然受了擦伤但性命无忧。恰逢“两不愁、三保障”回头看大排查工作到了收集问题制定整改措施的关键环节,张齐忍着伤痛,在医院接受简单治疗后,又入户开展调查工作。张齐说:“脱贫攻坚的路上,类似的事情时候发生,像黄文秀这样的好战友甚至失去了宝贵的生命,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将坚决奋战在脱贫攻坚第一线,这是使命和职责。”
正因经历过车祸,张齐他们更加坚定通村公路是全村唯一的“生命路”和“致富路”,下定决心要好好管护这条一下雨就塌方堵塞的通村路。依照习近平总书记对“农村四好公路”的重要指示精神,在全村率先提出“通村公路实名制养护方案”,提出路段定人、定管养的要求,保证路面整洁,边沟畅通,实现“农村公路农村养护”。

脱贫见成效 全体村民笑开颜
2020年脱贫攻坚全国普查形势下,张齐配合村干部积极转变工作思路,以激发内生动力为抓手,统筹推进控辍保学、森林草原防灭火、计生等工作,在国家普查时全面展现各项工作成果,加班加点完善“三落实”资料,逐户检查“三牌一袋十四资料”完成情况,对脱贫攻坚各项指标查漏补缺。
张齐为解决收入低问题,引导外出务工人员5人;主动到学校了解情况,入户做家长和学生思想工作,顺利劝导2名辍学儿童重返校园;成立农村专业合作社发展能繁母猪养殖户86户,成员年分红2000元;新修民俗生活坝子三处3000平方米,新增采光棚1500平方米;在村里新安装太阳能路灯20盏……
水、电、网、就业、教育,村里的改变村民看在眼里,对眼前这个朴实、勤快的小伙子发自内心的竖起大拇指,友谊村最终以较高的群众满意度顺利通过国家普查,实现了整体脱贫。
默默的坚守 家人支持坚定扶贫路
在准备报名参加援彝工作初,张齐很犹豫,那时他爱人刚怀孕不到两个月,当听到她无条件支持时,张齐无比愧疚。六旬父亲和身患尿毒症的妹妹更是第一时间鼓励他,“是党员就应该冲在最前线……家里还有我们!”
2019年8月孕检,因误诊妻子险些失去腹中胎儿。2019年12月,二个月大的婴儿又因呛奶导致吸入性肺炎、心肌损伤、肝功受损,辗转射洪、遂宁、成都3个医院,最终于成都华西第二医院住院治疗近一个月,而这一切,妻子怕影响他工作默默独自承担。
“家人不在身边,就把帮扶对象当家人照顾!”从进入凉山踏上脱贫攻坚扶贫路以来,两年间,七百多个日夜,妻子和家人的临行叮咛无时不在耳边回响。张齐也做到了一如既往地坚守初心,坚持与帮扶对象“同吃、同住、同劳动,同心、同向、同小康”,在大凉山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的关键时刻贡献自已的力量。
友谊村全村脱贫的这一刻,张齐很骄傲,这是他对党和政府交办任务的满意答卷,是对自己人生信仰的果敢践行,更是对家人、对妻子最好的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