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治网讯(□张欢 张文平)在2019年初,瞿河镇成功探索实施“4+3+1”诉源治理模式,并承办了全省法院系统诉源治理现场会,得到与会领导的一致肯定。会后,该镇及时总结经验,坚持因地制宜,在全镇21个村(社区)进行推广。通过努力,该镇在今年初成功创建为“四川省首批乡村治理示范镇”。
在牛心村,该镇坚持依法治理助推产业发展,打造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先行地。
牛心村在2019年还是个地理位置偏、基础设施差、经济相对落后的村。近两年来,牛心村运用“4+3+1”诉源治理模式,在六联机制工作法基础上建立“每月开展一次拉网式排查、每月开展一次专题教育、每月开展一次考核评比、每月开展一次分析研判”的“四个常态”防控机制,切实解决了土地流转中的边界权属纠纷、因土地政策性调整造成的历史遗留问题、基础设施建设施工中引发的矛盾等,把不稳定因素消除在萌芽状态,打通了产业发展中的梗阻。在2020年,成功打造了5公里最美“四好农村路”;完成土地流转2874亩,高标准农田改造1705亩,建成“射洪生态酒粮现代农业园区”核心区;新建9000平米的“射洪市产联式农机专业合作社”综合服务基地;先后荣获“四川省卫生村”、射洪市“美丽射洪·宜居乡村”达标村、“四好农村路示范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示范村”等荣誉。
在龙凤村,该镇坚持依法治理化解矛盾纠纷,建设多元化解“无诉讼”村。
龙凤村作为土地规模流转最早的村之一,在发展初期,受法治建设进程滞后的影响,群众固有的法治观念淡薄、村内邻里纠纷时有发生、企群关系较为紧张、治安事件和刑事诉讼案件也还或多或少的存在,影响了群众的安定团结,也制约了全村经济社会的良好发展。该镇运用“4+3+1”诉源治理模式,坚持“现场调解、联合调解、诉讼调解”的“三步调解”工作方法,坚持“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积极将矛盾纠纷化解在村内镇内,有效避免了群众上访乃至走上诉讼之路。2015年至今,该村矛盾纠纷发生率逐年下降,村级矛盾化解率100%,成功率100%,连续六年无诉讼案件发生;先后荣获“全国民主法制示范村”“全国文明村”“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四川省“六无”平安村、遂宁市“无讼”村等殊荣。
下一步,该镇将以深入开展全面依法治市试点示范工作为抓手,持续深化“4+3+1”诉源治理模式,坚持将依法治理融入到集镇管理、人居环境整治、实施乡村振兴等各项工作中去,不断提升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努力打造平安、法治、和谐新瞿河,为射洪市开展全面依法治市示范试点工作贡献瞿河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