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治网讯(□李鑫)2月21日,遂宁法院优秀青年干部第一期培训班在四川法官学院举行开班仪式,遂宁中院党组书记、院长赖波军以《法官如何克服思维中的盲区和误区》为题,为学员讲授开班第一课。
授课围绕如何成长为“三高六质”法官,从问题起源、思维模式、法官思维、法官面临的思维环境以及法官思维的认知与改进等方面内容,阐释法官思维的转变和提升对塑造“三高六质”法官的重要性。
课程指出,高尚的道德情操、高贵的精神气质和高雅的审美情趣,首先需要运用高级的思维模式。混沌思维不可能产生范畴,感性思维发达而理性思维不足,也不会形成抽象的逻辑推理方法,因而我们要形成理性、开放且自恰的思维模式。正如“田忌赛马”带给我们的启示,人生最难是选择,一名法官只有学会判断和选择,才能真正拿起法律赋予的武器,诠释好法官的职业担当和专业水准。
课程强调,崇法的精神、智慧的头脑、中立的立场、清廉的操守、矜谨的情怀和为民的宗旨,这是成为一名法官的基本素养,也是成为一名好法官的基本门槛,也是实现工作艺术的价值取向。全体学员要结合都江堰“深淘滩,低作堰”的原理,重视工作艺术和工作效能。工作的量和难度好比湍急水流,用筑高坝的方式阻挡激流,一定会带来高风险高成本,且事是“挡不住”的,一旦思维僵化,则很可能堤决坝溃,因而要“低作堰”。相应的,通过自身政治能力、作风能力、专业能力和思维能力建设,利用鱼嘴分流“深淘滩”,重视“内修”,那么才“兜得住”事,才能构建一个良好的生态圈。
课程指出,“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全体学员要以长盛不衰的好奇心及热烈而不带偏见的探索,拥抱挫折与挑战,在磨砺中激发潜能,从批评中学习进步,培养成长型思维,并将人生价值的实现融入新时代司法审判事业的洪流中,成长为一名眼中有光、心中有梦、手中有尺的法官,努力为实现“六个实质化”贡献力量。
遂宁中院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邓海霞作开班动员讲话,全市法院青年干警代表、理县法院干警代表和律师代表共60人参训。
|